首页>热点 > >正文

世界快讯:新进展!纳晴高速珙桐隧道掘进突破2000米

3月10日,经过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,由贵州桥梁集团承建的纳晴高速珙桐隧道出口进尺突破2000米,标志着纳晴高速第三合同段项目建设取得又一重要节点胜利,为隧道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,有望于今年底实现双洞贯通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珙桐隧道出口

据介绍,珙桐隧道位于纳雍县张家湾镇,系分离式特长隧道,右幅全长5123m,最大埋深约为238m,左幅全长5133m,最大埋深约为248m,为项目控制性工程。该隧道为地质构造复杂的高瓦斯突出风险隧道,属于高度风险等级隧道。

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进度,纳晴高速第三合同段项目部以第十分公司“交建先锋·五强排头兵”党建品牌创建为契机,通过成立党员先锋队、青年突击队,设立“党员责任区”,充分发挥“两个作用”,持续深化“党建+”模式,促进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。

“珙桐隧道穿越煤层,瓦斯含量高、压力大,具有地质构造复杂、煤与瓦斯突出、山体富水性高、拱顶地表采空区多等特点,属于高度风险等级隧道。”隧道出口端党员责任人雷得鸿介绍道。

为确保施工安全,现场采取视频监控系统、人员定位系统、瓦斯隧道气体自动监测系统等信息化、智能化管理手段和装备,打造施工安全防护网。同时配备具有专业瓦斯治理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及瓦检员。瓦斯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,瓦斯监控系统会自动断开洞内电源,保证洞内的施工安全。

“我们严格执行隧道施工原则,施工安全稳定可控。” 隧道工区负责人介绍:“目前洞内距离过长,为保障建设者们上下班安全,我们专门配备了车辆和专职驾驶员接送。”

视频监控、人员定位、瓦斯监测系统

珙桐隧道穿越珙桐自然保护区,为避免隧道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,项目在隧道洞口设置了3级沉淀池并配备了污水处理设备,通过逐级沉淀过滤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。项目党员带头落实贵州桥梁集团安全质量环保“三个零”管理目标。

项目对施工区域采用围墙进行围挡,生产、生活均在控制区内进行,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。对施工区域科学合理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并定时洒水,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引起扬尘污染环境。

项目自进场以来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把光面爆破列为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。为优化光面爆破技术施工工艺,提高洞身爆破质量,减少超欠挖,控制施工成本,项目部根据掌子面围岩情况对爆破参数、钻眼工序等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微创新研究,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光爆技术经验,研究出一套有效的爆破参数应用与施工。

光面爆破施工效果

此外,通过施工技术支持,保证了钻眼的“平、直、齐”及钻眼的精确度。通过有效控制现场超挖量,降低了喷射混凝土的超耗量,实现了混凝土的超耗控制,降低了成本,缩短了喷射时间,加快了工序循环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玲 王法

通讯员 赵翔

编辑 申川

标签: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