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3月28日开机以来,苏州青年导演刘亚玉执导的纪录片《烽火弦歌》已经紧锣密鼓地拍摄了近半年。从草长莺飞的春,到酷热难当的夏,摄制组从苏州出发,沿着前人的足迹,在北京、重庆、成都、南京、扬州等地寻找“国立二中”(江苏省常熟中学前身)的历史源流,寻找苏州崇文重教的文化根脉。
【资料图】
日前,摄制组再次前往南京、扬州取材拍摄。这一次,在这场影像寻根之旅当中,《姑苏晚报》在推动者、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身份之外,又解锁了另一重身份——纪录片里的一个被拍摄对象。
《烽火弦歌》摄制组在南京
决定了 把《姑苏晚报》拍进纪录片
春末夏初,纪录片《烽火弦歌》川渝线的寻访告一段落。一个将雨未雨的傍晚,手机的微信提示音响起,导演刘亚玉发来信息,“我决定把《姑苏晚报》写进我们的故事线。”
一个重要的决定,在记者的意料之外,但又在情理之中。去年11月20日,《姑苏晚报》刊登的报道《苏州教师执导纪录片获大奖》,令《烽火弦歌》的拍摄计划获得更多关注,从而促成了如今这场影像寻根之旅。今年4月,记者随摄制组赴川渝重走抗战期间江苏等地学子的西渡东归之路,寻访“中学版西南联大”——“国立二中”的旧影萍踪。寻访途中的动人故事,以《在口述、档案和故地寻找“国立二中”》一文见诸报端。借助《姑苏晚报》的影响力,这个来自苏州的纪录片团队,和他们影像计划,又得到了更多支持。
冥冥之中,一段寻访苏州教育源流的影像旅程,一个年轻热血的摄制团队,和一张与苏州日常息息相关的新闻报纸纸,三者联结,让一个朴素而又真诚的梦想,落地,生根,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。
记者也因此“摊上了大事”,成为摄影机的一个聚焦对象。整个故事,将以一种奇妙的套盒结构呈现:如现实中真实发生的那样,摄制组用影像寻找“国立二中”,《姑苏晚报》记者用全媒体手段记录这场寻找,与此同时,记者入画,也成了摄制组的拍摄对象之一。
《姑苏晚报》记者成为被拍摄对象 刘亚玉 摄
导演刘亚玉在这两个“寻找”中间,看到了一种共性:“两者都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,逆流而上去寻找,去记录,去为后来者留下一些珍贵的记忆。”
于是,8月摄制组再度启程,前往南京、扬州继续寻找“国立二中”时,记者也再度出发,既是作为这次寻找的一个报道者,同时也是作为摄制组的一个拍摄对象。在正式出发之前,摄制组还特地来到独墅湖畔的苏州新闻大厦,记录下传统媒体从业者在媒体转型大潮中的工作日常。
剧组在苏州新闻大厦取景
“我觉得我们的故事需要一个新的视角,比如,一个90后的年轻记者怎样去看待当年那群年轻学子的流亡,怎样去看待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追溯。”刘亚玉说,“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也想稍稍触及当下的媒体语境,关注不同媒介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达。”
再出发 酷暑里寻找“国立二中”
8月中旬,记者随摄制组抵达南京。彼时正值酷暑,室外气温35℃,一行人拖着沉重的器材,从住地步行两公里至南京市第一中学。这是此行的第一站,等待摄制组的,是南京一中的退休教师、多年从事校史研究的郭东辉。
1937年抗战爆发后,南京一中(旧称“南京市立第一中学”)的部分师生西迁,与苏浙皖等地的其他师生合流,在重庆的北碚与合川成立“国立二中”。1945年,抗战胜利后,校内非江苏籍师生各回原籍,无家可归者则随学校复员常熟,委派校长严立扬主持复员工作。
摄制组希望,在这段关于“国立二中”的曲折历史中,打捞关于南京一中的“碎片”,去补足这段寻访的“拼图板”。于是,几经周折,他们找到多年来苦心梳理南京一中校史的郭东辉,希望他以旧档、史料为支撑,口述历史。
刘亚玉(右)与郭东辉(中)
于是,在南京一中的一间小办公室里,这块“碎片”得以被拼凑完整。整整一个下午,为了现场收音,办公室里没开空调和电扇,记者同摄制组一起,与郭东辉展开对谈。尽管这方空间闷热、狭小,但郭东辉收集的资料翔实、丰富,令所有人觉得不虚此行。
结束南京的拍摄,第二天一早,一行人又坐车前往扬州。抗战爆发后扬州沦陷,江苏省扬州中学(旧称“江苏省立扬州中学”)的师生星散四方,其中亦有部分师生汇入“国立二中”。扬州中学退休教师、校史研究专家张铨正是摄制组此行的采访对象。
摄制组在扬州
采访当天中午,84岁高龄的张铨和老伴早早地等候在校门口。两位老人领着记者与摄制组在扬州中学的校园里漫步,如数家珍般地讲起那段关于“国立二中”的历史。上世纪80年代,他和同事到处采访、广泛联系从前的校友,对这段历史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。
“这些老人做的工作让我们很感动。在一次次的寻访中,我们也备受鼓舞,坚定了要把这个故事拍好的信心。”《烽火弦歌》的制片人张彬说。
找答案 是时候换一种观看方式了
寻找“国立二中”的这半年,《烽火弦歌》纪录片团队与《姑苏晚报》记者都希望找到同一个问题的答案:在这个高度信息化、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,创作者应当如何坚持进行优质内容的创作?纪录长片和深度稿件,是否与受众的观看、阅读习惯已然相悖?
无论是4月的川渝之行,还是此次的江苏之行,寻访过程中,摄制组与记者时常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讨论。这样的讨论有时发生在转换拍摄地点的高铁上,有时候是在酒店房间审看素材时,有时则在草草对付一顿饭的工作间隙。
正在照看摄影器材的张彬
“我还是想做一些能够真正留下来的、经得起反复咀嚼的好内容。”理想主义者张彬如是说。自始至终,他都坚持这一点,过程中也有不被朋友和同事理解的时候,因为摆在他和《烽火弦歌》摄制组面前的问题是:长期来看,如何让这部充满情怀的纪录片获得市场关注?以及很简单直接的——如何收回成本?
媒体的报道让他们做的事情获得了更多关注。在刘亚玉看来,这是现如今媒体生态下的一种“惺惺相惜”。“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优质内容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我觉得越是在这样的信息洪流里,好的内容越是弥足珍贵,就像你们这些专业媒体人坚持的一样,有时候可能表达的形式和手段和以往不同了,但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是不会变的。”
诚然,在寻找“国立二中”之外,这群个年轻团队里的每一个人,都得到了更多其他的东西。
寻访过程中,张彬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,恰可以表明这次寻访的意义。他写道:“为什么出发?从华北到西北,从江苏到重庆,从北京到南京,因为一段历史,踏上一段旅程;为什么出发?从抗战爆发民族危亡之际,到当下民族复兴、大国崛起,这些亲历者接续起一个民族的文脉;为什么出发?从线上到线下,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个小圈子里,从社交媒体获取支离破碎的、奇观式的中国。是时候换一种观看方式了。而这段旅程,终归会有答案。”
苏报融媒记者 王敏悦 文/摄
编辑 赵晨民
标签: